提品質優結構促增收 湖南實施“優質糧油工程”成效初顯
近年來,湖南糧食連年豐收,形勢喜人。然而,在“量”穩步增長的同時,“質”方面仍有短板,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。2017年,“優質糧油工程”在糧食行業揚帆起錨,推動湖南從糧食生產大省邁向糧食經濟強省。11月30日,湖南省“優質糧油工程”項目建設推進暨培訓會在長沙舉行。會議總結了2017年度項目實施成果,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。
五優聯動
亮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“組合拳”
湖南去年9月被國家選定為實施“優質糧油工程”重點省份,此后擇優選取10個示范縣、3個重點縣、2個省級示范企業開展試點,截至今年8月總投資近12.76億元,全面推進“好糧油”行動計劃、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和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三個子項目建設。
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行業發展處負責人介紹,實施一年來,產業在優糧優產、優糧優購、優糧優儲、優糧優加、優糧優銷上取得明顯成效。
項目支持示范縣、重點縣優質糧食種植面積同口徑擴大179.20萬畝,優質糧食產量同口徑增加78.40萬噸;省級示范企業優質糧食收購量同口徑增加40.39萬噸,優質糧油產品銷售量同口徑增加72.40萬噸;2家省級示范企業訂單農業面積同口徑擴大24.26萬畝。
2017年度5個市級糧油質檢機構能力提升建設、21個縣級糧油質檢能力建設項目都已啟動,大多數在9月前完成驗收。24個縣市區共建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151個,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初具規模。
一批得到“優質糧油工程”支持的糧油加工企業產值和利稅年增長率突破10%,帶動優質稻種植戶增收約150元/畝,項目實施第一年度全省帶動種糧農民增收超3.5億元。
“優質糧油工程”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帶動作用強勁。去年,首期制訂并發布優質油茶籽油、富油酸菜籽油、富硒大米和蝦稻米4個“湖南好糧油”團體標準。今年4月,全省第一個茶油全產業鏈聯盟——瀏陽河山茶油產業聯盟正式成立,拉開了茶油產業抱團發展的序幕。目前,掛面、菜籽油、優質大米產業等聯盟組建工作有序推進中。
2017年全省糧油工業實現總產值1362.9億元,同比增長6.9%,實現利潤總額48.8億元,同比增長13.2%,預計今年還會有較大增長。
優質優價
目標分解瞄準百姓受益農民增收
10月份,通過競爭性評選,湖南確定2018年度“優質糧油工程”支持10個“中國好糧油”行動計劃國家級示范縣(以下簡稱國家級示范縣)、10個建設現代糧油產業發展體系省級重點支持縣(以下簡稱省級重點縣)和6個省級示范企業建設。
糧食一頭連著農民,一頭連著市民。“通過實施‘優質糧油工程’構建‘優質優價’糧食流通機制。”省糧食和儲備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周輝指出,“優質”就是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對綠色健康的糧油產品消費需求,“優價”就是讓農民通過種植優質糧食實現收入增加。
湖南明確,實施“優質糧油工程”,到2020年,形成覆蓋全省63個產糧大縣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,完善由1個省級、14個市級和45個縣級糧食質檢機構構成的全省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。全省產糧大縣糧油優質品率提高30%以上,全省優質糧油產品市場占有率突破60%,種糧農民增收提高20%,全省糧油加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。
如何實現呢?省糧食和儲備局將三年實施方案目標詳細分解,確保可量化可考核。例如,優質糧油年訂單面積糧食主產區國家級示范縣不得低于20萬畝、省級重點縣不得低于15萬畝、省級示范企業不得低于10萬畝;糧油加工業產值增長率國家級示范縣、省級重點縣第一年同比不得低于10%,第二年、第三年同比均不得低于12%;每年帶動種糧農民增收具體數額要明確……
周輝特別指出,國家級示范縣和省級重點縣要遴選1~3家有產業基礎、有品牌影響力、有市場帶動能力的糧油產業骨干龍頭企業,圍繞一縣幾品目標,通過訂單生產,推動示范縣優質優價體系和“好糧油”品牌的形成,帶動農民增收,促進縣域糧食產業做大做強做優。省級示范企業要加大優質糧油原料訂單收購力度,充分利用自身加工、營銷和品牌優勢,發揮“好糧油”行動計劃的區域示范帶動和創新引領作用,促進全省糧油產業結構優化,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