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寧糧食為浙訂制
來源: 轉載 類別: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:2017-08-31 閱讀次
日前,省糧食集團與遼寧省昌圖縣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50萬畝玉米訂單協議,同時與國海良時資本管理公司及當地盛泰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“場外期權”服務玉米秋收試點項目合作協議。這標志著省糧食集團在遼寧糧食主產區產業布局邁出了新步伐。
2016年玉米國家臨儲政策退出,宣告了最低收購保護價的終結,玉米價格逐漸由市場供求調控。儲糧難、賣糧難,糧食產后損耗多、糧價波動大、難掌控,成為糧食豐收后廣大糧農最著急上火的事情,兩份協議的簽訂恰好能夠幫助當地農民解決這些問題。
根據協議,在糧權不變的原則下,省糧食集團充分發揮糧庫加工設備齊全等優勢,為當地農戶提供統一烘干、統一儲存等方面服務,幫助他們解決儲糧難、儲存損耗大的問題;當地糧農將根據省糧食集團的需要,優先為其提供所需的糧源。據了解省糧食集團在遼北地區建有倉容近15萬噸的糧庫,地處遼北的昌圖縣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產區,此次協議將進一步提高糧庫的倉儲質量。
為幫助糧農避開玉米新糧集中上市造成供過于求的價格低谷期,省糧食集團聯合國海良時資本管理公司開展玉米“場外期權”試點,努力探索通過市場、企業、農戶聯合運作,建立有效的穩價保收市場機制,規避市場風險,確保糧農增產增收。省糧食集團負責人稱,簽訂協議,既服務當地糧農,也使集團掌握更多糧源,保障我省糧食安全,滿足飼料用糧,實現真正的互利雙贏。(來源:浙江日報(杭州))
更多農業資訊可關注:
2016年玉米國家臨儲政策退出,宣告了最低收購保護價的終結,玉米價格逐漸由市場供求調控。儲糧難、賣糧難,糧食產后損耗多、糧價波動大、難掌控,成為糧食豐收后廣大糧農最著急上火的事情,兩份協議的簽訂恰好能夠幫助當地農民解決這些問題。
根據協議,在糧權不變的原則下,省糧食集團充分發揮糧庫加工設備齊全等優勢,為當地農戶提供統一烘干、統一儲存等方面服務,幫助他們解決儲糧難、儲存損耗大的問題;當地糧農將根據省糧食集團的需要,優先為其提供所需的糧源。據了解省糧食集團在遼北地區建有倉容近15萬噸的糧庫,地處遼北的昌圖縣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產區,此次協議將進一步提高糧庫的倉儲質量。
為幫助糧農避開玉米新糧集中上市造成供過于求的價格低谷期,省糧食集團聯合國海良時資本管理公司開展玉米“場外期權”試點,努力探索通過市場、企業、農戶聯合運作,建立有效的穩價保收市場機制,規避市場風險,確保糧農增產增收。省糧食集團負責人稱,簽訂協議,既服務當地糧農,也使集團掌握更多糧源,保障我省糧食安全,滿足飼料用糧,實現真正的互利雙贏。(來源:浙江日報(杭州))
更多農業資訊可關注:
上一篇:鎮江糧食安全隱患集中行動展開